【青年职场体验行】于富春江畔,绘清水蓝图

作者:侯思羽发布时间:2025-09-11浏览次数:10

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对实践的渴望,我的身影出现在了杭州富阳立业建设有限公司的设计部。富春江的氤氲水汽,仿佛与我这个终日与“水”打交道的学子有着天然的契合。这段时光,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工程画卷,让我将以梦为马的校园理论,描绘成了脚踏实地的事业蓝图。

实习之初,面对错综复杂的管线图纸,我曾感到迷茫。那些在课本上代表管道、设备的符号,如今密集地交织在建筑平面中,挑战着我的空间想象力。我的第一位“老师”,就是绘图板上的尺规和电脑里的CAD软件。在一次次描图、修改中,我逐渐读懂了每条线背后的工程语言:粗实线是主干管,细虚线是埋地管,一个图例代表一个消防栓或一个地漏……我终于能够透过二维的图纸,在脑海中构建出三维的、流动的供水与排水网络。这个过程,是对我专业认知的一次“基建”革命。

如果说识图是“认路”,那么计算与规范应用就是“交通规则”。我的导师告诉我:“设计可以创新,但规范是底线,是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红线。”这句话我铭记于心。当我独立进行第一个水力计算时,我反复校核数据,深怕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导致系统运行时水压不足或浪费能耗。计算书上的每一个数字,都不再是枯燥的符号,而是关乎未来住户用水体验、关乎建筑安全运行的沉重责任。这种源于严谨的责任感,是这次实习馈赠于我最宝贵的财富。它让我明白,工程师的笔下的每一根线,都承载着对社会的承诺。

给我排水专业并非孤岛。在一次跨专业图纸会审中,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。我的排水管需要避开结构的主梁,我的消防管道需要与暖通的风管协商空间布局。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——做出最优的设计——而争论、妥协、优化。这种高效的协同,让我看到了工程建设的宏大与精妙。而现场勘查更是将图纸“激活”了。站在工地上,看着根据我们的图纸浇筑的管道井、预埋的套管,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油然而生。理论与实践,在此刻完成了最美的闭环。

在此,我谨向杭州富阳立业建设有限公司的各位领导与同事,特别是我的导师,致以最诚挚的谢意。是你们的信任与指导,让我度过了这段充实而快乐的时光。

富春江依旧奔流不息,如同城市建设永不停歇的步伐。这次实习,是我职业长河的源头活水。它洗去了我的稚气,沉淀了我的专业,明晰了我的方向。我将带着这份收获,继续在给排水科学的海洋里扬帆远航,努力成为一名有理想、有担当、有匠心的工程技术人员,为绘就更多人安居乐业的清水蓝图,贡献自己的光与热。